邓颖超:被伟人光环遮挡的巾帼英雄
编者按:在中南海西花厅,曾挂着一幅邓颖超非常喜爱的国画——何香凝1950年为其银婚所作的《腊梅》。画中两朵盛放的梅花,一朵向阳怒放,一朵却被老梅干遮挡,恰似周恩来与邓颖超的革命伴侣关系。
“当总理的夫人其实很难”,邓颖超这句感慨道出了双重压力:既要承受丈夫伟人光环的遮蔽,又要恪守严苛的自我要求。她主动降低生活标准、放弃职务晋升,在70年革命生涯中始终保持着“自我清醒、自我约束”的品格。
从女学生到革命先驱
青年时期的邓颖超(左二)已展现出领导才能,1924年参与组建天津妇女国民会议促成会(),1925年与周恩来结为革命伴侣(
)。在汕头(
)、延安(
)等地都留下了她投身革命的身影。
中国妇女运动的丰碑
作为20世纪中国妇女杰出代表,邓颖超始终关注妇女解放事业。1937年她在北平平民疗养院()开展工作时,就特别重视女性权益保障。1949年后,她与蔡畅(
)等共同推动新中国妇女事业发展。
“她是中国妇女的骄傲”,这份评价不仅源于她的革命贡献,更来自她终身践行的自律精神。晚年仍坚持健身()、办公(
),直至留下朴实无华的遗嘱(
)。